7月24日,稀土永磁概念早盘走强,北方稀土开盘后快速拉升,中科三环9:38封住涨停,金力永磁、银河磁体、宁波韵升等多只个股跟涨。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指出,2025年至2027年全球氧化镨钕供需缺口为28吨、1525吨、1018吨,占需求比例为0.02%、1.24%、0.78%,全球氧化镨钕供需有望持续偏紧,稀土价格有望温和上涨。
政策利好持续释放
稀土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24年10月,《稀土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根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收购、加工、销售、出口非法开采或者非法冶炼分离的稀土产品。2024年底出台的《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25年至2030年)》明确提出,要优化稀土资源配置,提升产业集中度,推动高端应用发展。
近日,国家安全部最新表态强调,将进一步加强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安全管理。这一表态与《稀土管理条例》形成政策组合拳,强化了市场对行业规范发展的预期。这些利好政策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此外,我国在稀土价格调控方面也采取了更为市场化的手段。通过完善稀土产品储备制度、规范开采秩序等措施,既避免了价格剧烈波动,又保障了企业的合理利润空间。这种政策环境为稀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稀土永磁材料作为现代工业的“工业维生素”,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5年全球稀土永磁市场规模将突破249.50亿美元,中国以全球90%以上的产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一产业不仅是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基石,更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战场。
新资源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除政策支持外,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也取得了突出进展。近段时间,新资源的发现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
根据媒体报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科研团队,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白云鄂博矿床主矿矿段的矿体中部,发现了新稀土矿物“钕黄河矿”,
科研团队介绍,钕黄河矿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其化学成分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钕作为高性能永磁材料的核心成分,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电子信息等领域需求旺盛。
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稀土矿物种类,更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有望助推我国稀土稀缺性战略价值再度升级。
行业景气度持续验证
从已披露的半年报预告来看,稀土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普遍亮眼,稀土行业景气度得到持续验证。
具体来看,北方稀土(600111.SH)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元至9.6亿元,同比增长1882.54%至2014.71%;华宏科技(002645.SZ)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000万元至8500万元,同比增长3047.48%至3721.94%;盛和资源(600392.SH)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05亿元至3.8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谈及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时,多家公司表示,一是稀土价格稳步回升;二是下游新能源领域需求持续增长;三是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的规模效应,使得头部企业充分受益。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国内稀土定价相对偏低,未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反“内卷”措施的推动下,稀土价格存在上涨空间,这将进一步带动相关企业的业绩提升。此外,流动性宽松环境下,有色金属板块对资金面变化更为敏感,稀土永磁作为高弹性品种,短期仍具上行潜力。
从盘面表现看,稀土永磁板块在连续调整多日后,7月24日早盘再度走强。截至中午收盘,龙磁科技(300835.SZ)涨14.35%,中科三环(000970.SZ)、包钢股份(600010.SH)收获10CM涨停,广晟有色(600259.SH)、金力永磁(300748.SZ)涨超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