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散漫落日下,纯净草原乳香飘,传统奶制品里蕴含着乡村振兴的新生机、新活力。走进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苏木胡尼苏奶食品加工厂,阵阵乳香扑鼻而来,现代化的设备、冷藏室、发酵室、包装间等一应俱全。干净整洁的车间里,负责人温都苏和工人正在按照订单需求生产新一批酸奶、奶豆腐、奶皮子,包装好的奶制品即将发往内蒙古巴彦诺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及本地城区和附近乡(镇)超市,一派繁忙景象。
“目前,我们厂生产的奶食品已形成线上线下订单销售,达到日产日销,日加工牛奶4000斤,奶源一部分来自呼伦贝尔,一部分收购本地牧民家和周边嘎查牧民家的牛奶,一个月的营业额达到了近15万元。”负责人温都苏介绍,如今他的奶食品加工厂已发展成为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乳制品加工产业链。
“我在家门口的奶食品加工厂上班,每个月收入非常不错,而且离家近交通方便,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现在我们过得非常幸福”牧民鲁玛开心的说,奶食品加工厂雇佣本地擅长制作传统奶制品的村民加工生产,不仅让当地牛奶有销路,还方便村民在“家门口”务工。
阿鲁科尔沁旗向来以纯净丰美的草原、优质的奶牛闻名遐迩,如今,这里的奶制品产业更是办得红红火火。阿鲁科尔沁旗地处“黄金奶源带”,全旗奶牛存栏4.9万头,年产奶量达35万吨。围绕奶牛养殖聚集区,推进“粮改饲”进程,建设国家优质牧草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全力保障奶产业健康发展,依托丰厚的牧草资源,引进澳亚集团先后在阿旗建成三座万头牧场,打造地方特色乳制品产业中心并引进飞鹤智能化生态产业园区,推动奶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以奶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是阿鲁科尔沁旗一直以来积极践行的社会责任。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道路,依托地区现有资源,采取民族奶食品加工标准化改造试点项目、家庭牧场和奶农合作社升级改造项目、地方特色奶制品加工标准化试点项目等多种方式,推动传统奶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带动更多群众加入到奶制品加工产业中来,使传统奶制品加工逐步走向标准化、规模化,让草原味道“香飘”四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截至目前,阿鲁科尔沁旗民族传统乳制品加工坊263家,乳制品小作坊年均使用转化鲜奶约1.2万吨,生产乳制产品1200吨。现有乳制品特产店65家,拥有罕乳、赛罕酥、塔玛嘎等15个注册商标,主要产品有奶豆腐、奶皮、黄油、乌日莫、奶糖等传统乳制品,年销售收入达1.2亿元以上。(美令)
上一篇 网格员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
下一篇 没有了